页面

2010年4月2日星期五

问题疫苗企业与监管不力官员均应严惩--南方报业网

问题疫苗企业与监管不力官员均应严惩--南方报业网: "
问题疫苗企业与监管不力官员均应严惩

2010-04-01 08:06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7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社论]


  江苏延申疫苗造假案,其实是4个月前的新闻。只不过4个月后,媒体发现这家被勒令停产的企业已经复活在望。山西疫苗事件尚未结案,民众对疫苗安全非常敏感,江苏假疫苗案件也因此被重新仔细打量,原来事实如此可怕:2009年底,国家药监局调查发现,江苏延申有四个批次的人用狂犬疫苗有问题,总计发出179952人份,销售范围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人用狂犬疫苗造假,就是添加一种不易发觉的添加物,可以令出厂疫苗在一般检测时达标,但实际效用却大大降低;按国家药监局的统计,这些假疫苗中超过97%都在发现问题之前已经被注射入人体。


  此事四个月来悄无声息令人惊叹。当初国家药监局公布河北与江苏两家企业的狂犬疫苗有问题,没有详细的事实;企业故意造假是否已经进入法律程序,其间是否存在监管疏忽,没有回答;假疫苗是否会伤害被注射者的健康,是否已经伤害了被注射者的健康,不得而知;更令人讶异的是,21万人已经注射问题疫苗,没有公开召集这些受害者重新接受检查和治疗,也没有听说有狂犬疫苗受害者站出来维权。狂犬病毒可能长达20年的潜伏期,打了无效疫苗的受害者若是20年后发病,谁来负责?也许如果没有山西疫苗案带来的震动,江苏延申疫苗造假的事情也就过去了,无须多久便可重新拿回认证再次开始生产。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山西疫苗案问题出在流通环节;江苏疫苗案问题出在生产环节。这两件事放在一起,令人对疫苗的安全感到忧虑。卫生部日前发布《预防接种知识热点问题答问材料》称,我国上市疫苗总体上是安全的。又一次,面对恶性事件,面对民众对某个行业某类产品的信任危机,面对人群中潜在的恐慌情绪,政府作为终极担保人出面,将疫苗的安全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誉捆绑在一起。其实,在此之前,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担保过一次了。在去年12月以前,江苏延申是经过国家认证、在政府监管之下的“正规”疫苗生产企业。卫生部门是在这个认证的信用之上购买的这些假疫苗;民众也是在这个认证的基础之上注射的这种疫苗。实际上,像疫苗和疫苗注射这样专业度高、同时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行业,民众最在乎的就是“正规”两个字,而“正规”两个子背后站着的就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认证、检验和监督。换句话说,在疫苗这件事儿上,民众一直相信政府,也唯有相信政府。


  政府有关部门当然也明白信任的分量,所以对疫苗的监管比一般药物要严格。可正因为如此,与疫苗相关的丑闻才更加令人失望、令人惶恐,比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苏丹红都更加令人感到忧虑。如果政府有关部门最为严格监管的行业仍然不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连疫苗的安全都不能百分之百放心,那么柴米油盐的安全又怎么能令人放心?疫苗引起的疑虑,是发生在楼脆脆的时代,民众对一切产品的质量都充满了怀疑精神的时代,这个时候人们尤其需要一个终极信用——— 那个可靠的、可以信任的、可以放心的信用体。毫无疑问,终极信用只能来自政府。


  从这个角度讲,当那些挂着政府有关部门认证标牌的企业,以绕过监管欺骗政府的手段生产或经营劣质产品的时候,其所伤害的就不仅仅是民众的利益,也伤害了政府有关部门的信用。这种背叛必须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否则在利益的诱惑下很难杜绝后来者。众所周知,“大企业”会受到地方政府的特别优待,鉴于不同层级的政府共享同一信用账户——— 在民众眼中,政府就是政府——— 政府绝对不能姑息所谓“大企业”,否则无法与企业划清界限,难以维护民众对政府的终极信赖。


  五年前的安徽泗县疫苗案也好,如今的山西疫苗案和江苏疫苗案也好,每一次人们都试图揭开疫苗背后的利益链条,并且以腐败猖獗来解释产品质量问题。民众通常认为,像疫苗这样监管严格、特许生产特许经营的产品,如果质量出了问题,必定是政府官员袒护企业从中共同获利。不管疫苗问题背后是否涉及官员腐败、多大程度上涉及官员腐败,政府都应该像严格惩处问题企业一样严厉惩处这些官员,否则无法将政府与官员划清界限,难以维护民众对政府的终极信赖。


  


  








最新留言
网友:都是自己人,算了吧~ [2010年04月01日 16:37]
网友:召唤五毛!!! [2010年04月01日 15:41]
网友:you mei gao cuo [2010年04月01日 14:30]
网友:这种事都做得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2010年04月01日 13:21]
网友:贪官不除,国将不国。 [2010年04月01日 11:46]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